NOWnews 其它
環境、人與藝術
記者徐偉珍/台北報導 - 2017-03-08 13:33:59
人離不開環境,環境因為人而形成其獨特場域。而環境也會因為人的互動產生溫暖或悲傷的感覺。例如,一句話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是輪椅族可不是這樣想的,過馬路時,沒有人會讓,外面的廁所很難找,上廁所時,也有很多地方也沒輪椅廁所。
長期照顧行動不便的母親的楊小姐表示,澳洲與美國比起臺灣,對待輪椅族群更加友善多了。在澳洲與美國,看見輪椅族經過,通常離你很遠的人都會跑過來幫你開門,在路上ㄧ定會先讓輪椅族通行,還會請沒注意到的人一起加入禮讓的行列。而且電梯也會優先讓輪椅族搭,完全無障礙。輪椅族在澳洲跟美國馬路也完全無障礙。反觀臺灣搭電梯就會先進去,輪椅族就要等下一班 ,多的是不讓電梯的人。台灣人個性比較急,在美國,澳洲,輪椅族搭公車時,看你還沒到,會等你,不會加速開走,公車自動下降並傾斜一邊讓輪椅好上車,但是在臺灣就不太可能了。
我們常常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個最美風景的美名也得來不易,除了軟性的氣氛之外,臺灣在1998年引進美國1960年代晚期「公共藝術條款」並納入法律中「公有建築物百分之一經費和大型公共工程的部分經費,在公共空間中完成藝術品之設置」,因此大型建築必須至少編列有百分之一經費,做為公共藝術的使用。
▲黑色.公共藝術論。(圖/暖暖書屋提供)http://sunny-warm.wixsite.com/sawph-3/sa011
公共藝術需要兼具藝術性與公共性的價值,因此其中有許多隱晦的討論空間。在《黑色.公共藝術論》一書中,作者林志銘表示:「公共藝術原本應該是全民共享的藝文參與機會,因為缺乏公正性與客觀性,導致許多藝術家逐漸卻步,而流喪了原有公共性的本質。」因此揭漏出許多公共藝術的黑暗面,其實公共藝術的黑暗面,也是人心的作用,像是上面我們談到:「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也正是人與環境作用下產生的效果,因此公共藝術的藝術性,仍是取決於人身上。是金錢、利益、公共的考量,還是美的考量,是公共藝術的一大難題,也是《黑色.公共藝術論》中探討的種種實際面向。
公共藝術最終的需求還是「被看見」以及「被賦予意義」。誠如林志銘第二本公共藝術專著《藍海.公共美學》中所論述:「每個城鄉聚落都需要「被看見」,透過彼此接納、平等交換訊息,來述說、推廣與傳揚在地獨特的人文價值,並促進地方意識的凝聚,成為地方再發展的動能。」
▲藍海.公共美學。(圖/暖暖書屋提供)http://sunny-warm.wixsite.com/sawph-3/sa012
人可以給環境力量,善良的人心給環境真善的力量,公共藝術也能夠像《藍海.公共美學》中所揭櫫的:「透過不限形式的美學行動,來引導出一條走向社會生產的路徑」帶給大家更好的生活。人給環境溫度、給藝術生命。「環境、人與藝術」交織的,是彼此依存的模式,更是能結合觀光、提高是藉能見度、賺取觀光財的良好模式,更締造出真善美的新境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