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9年5月25日 星期六

貝殼狂想曲-游宗穆/徐偉珍



貝殼狂想曲-游宗穆 /徐偉珍

作者:徐偉珍
圖片:游宗穆、徐偉珍

本文刊登於生活潮藝文誌第四期

2019年春季號
游宗穆於板橋工作室-2018/01徐偉珍攝

藝術家游宗穆,1984年生,新北市三重人,2007年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畢業、2011年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班畢業,曾參與過木雕薪傳創作營、台灣V.S西班牙國際木雕藝術交流展,擔任過2013年嘉義縣大專生木雕創作營助教、2015年貢寮國小「玩美藝術節」駐校藝術家,並得過多項獎項、參與多項展覽。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20161112-20170108-徐偉珍攝影


游宗穆目前與愛犬宵夜居住於位於母校台灣藝術大學後方的板橋工作室,過著每日與創作為伍的藝術家生活,有案子來了就做,沒有案子,就維持著「待業中」的身份,雖無大魚大肉,但自給自足的生活也還算愜意。他的木雕作品將「貝殼」的元素,融入了流線造型,在光與影的交錯中,變化多端,煞是好看。
  
螺.旋, 樟木, 70x10x50,2013,游宗穆攝影

家人有時候在電視上看到類似《貝殼系列》的作品,也會跟他討論。游宗穆表示,家人觀看他的作品的方式跟自己不同,他們會想要他刻比較具象、看得懂的東西,貝殼系列他們看不懂。因此他說:「對我自己來說,別人看不看的懂《貝殼系列》沒有關係,因為我不是在追求一個很深奧的觀念或想法,我只是在玩一個造型上的美感,對我來說作品漂不漂亮,或者是可以怎樣變化或發展才是最重要的!」

你所想到的,通通沒關係!

究竟藝術家是如何成長呢?游宗穆平常的休閒嗜好,大多是在小時候養成的。從小,他就對樂高有興趣,喜歡動手組裝一些東西。國小5-6年級時,因為愛看漫畫、也愛跟著畫,因此小學6年級時開始進入畫室學畫,他認為看漫畫是為了放鬆、娛樂、畫畫是一種抒壓的方式,所以比較動腦筋的漫畫或者不符合自己視覺期待的漫畫(例如畫面太滿或畫風太特別),也會自動跳過,他會挑像是《鋼之鍊金術士》、《銀之匙》這類比較有故事性、畫風又可以接受的漫畫,因為這樣「看了才不會累」,達到真正的娛樂目的。



  
游宗穆組裝的鋼彈模型與其木雕作品-2018/01徐偉珍攝影

國中時,對樂高的喜愛升級,開始組裝鋼彈模型,並與父親一起看布袋戲,他說
雲州大儒俠》對爸爸、阿公那一代算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娛樂。這些嗜好一直延續到現在。平常的嗜好不外乎:組鋼彈、看漫畫、看布袋戲、打電動、看網路影片等。此外,游宗穆也看展覽、也看其他藝術家的作品,問及游宗穆在組鋼彈、看漫畫、看布袋戲、展覽等活動時,可會影響其創作?他答:「完全不會耶,我分得還滿清楚的,娛樂是娛樂、做作品是做作品,可能對我來說,這些東西分的太清楚了。就像出去看展覽,就不會把外面看展覽的東西帶進作品裡。」因此,不論他在看什麼漫畫、做怎樣的休閒活動,這些都不會影響他的創作與構思,「你所想到的,通通沒關係」對游宗穆來說,創作就是創作,非常單純。

沒有發展的發展

游宗穆在工作室中拿著山豬頭骨-2018/01徐偉珍攝 

童年的游宗穆,喜歡翻化石的書,大概是那個時候開始迷上骨骼、貝殼之類的元素,因此創作出一系列「骨.枝」與「貝殼系列」相關的作品。他拿出學長送給他的山豬頭骨,笑起來像個孩子:「這是真的山豬喔!」

一開始,游宗穆以「頭骨」為元素,進行創作,除了小時候對化石的特別情感外,或許多少與父親的影響有關,父親是一位計程車司機,也是虔誠的佛教徒,有人往生時會去幫忙助唸,比較常遇到生死的課題,也會跟他分享。因為平常就會蒐集很多木頭,於是他在校園中撿拾地上的枯枝,像是颱風被吹掉的樹木,或是枯死掉落地傷的枯枝等,創作出《骨.枝系列》作品,後來《骨.枝系列》遇到瓶頸,又不想中斷創作,便開始創作《貝殼系列》。

貝殼是游宗穆從小著迷的元素之一,他認為貝殼的弧度很漂亮,像是菊石化石,就很迷人。他開始從描摩貝殼的形體開始,試圖從自然界的貝殼身上抓住一些精神,注入於作品中,探索著貝殼中流露的自然精神底蘊。

貝殼仿作-2006-2007-尺寸不明-柚木-徐偉珍攝影

2006-2007的木雕作品,按照一個真的貝殼去刻,後來刻一刻就沒有繼續刻,因此至今未完成。問:「有些藝術家會說不完成是一種完成,你認為呢?」游宗穆說:「沒有完成就是沒有完成,放再久,它還是沒有完成,不會有小精靈來幫你完成喔!」

鸚鵡螺-2006-2007-尺寸不明-紅柳安-徐偉珍攝影

「鸚鵡螺」跟上一個「貝殼仿作」一樣,從貝殼的具象型態入手,是游宗穆按照化石的菊石、鸚鵡螺去刻的,被朋友開玩笑是「孔明帽」。因為考古的興趣,游宗穆從很久以前就開始喜歡鸚鵡螺,因為覺得很漂亮,與上件作品不同,這件「鸚鵡螺」是完成品,因此有做一些基本處理。

當游宗穆對《貝殼系列》創作越來越有心得時,劉柏村老師卻跟他說:「貝殼系列比較沒有發展性。」這引起游宗穆進行長思,他自問:「老師都這樣講了,難道還要繼續做下去嗎?」由於老師沒有講的很明白,要他自己去思考,所以他就給自己一段時間放空思考,《貝殼系列》作品也因此停工了1-2年之久,轉而將注意力到其他創作。

後來,《貝殼系列》發生了什麼事呢?20161112日到201718日,在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展出的「游宗穆木雕創作展」中,《貝殼系列》像是燃燒小宇宙一般的發展,佈滿整個展場,彷彿炸彈爆炸,各個不同模樣的「貝殼」形狀,各據一方,如星星之火一發不可收拾。原來被老師說「沒有發展」的《貝殼系列》,竟奇蹟似的重獲新生,也「發展」了起來。

原來,「沒有發展的發展」,也是一種發展。

為什麼是貝殼?

為什麼是貝殼?「因為貝殼很漂亮」,游宗穆說:「我開始思考我的貝殼除了模仿,還能有什麼變化,如何讓大自然的貝殼變成屬於我的貝殼。於是乎我開始研究貝殼,選定了螺旋貝殼當研究對象,因為在造型上我覺得它最美,也最吸引我。




201612月,游宗穆在「游宗穆木雕創作展」中,設置簡單的工具檯進行現場創作,這個作品主要是在展場期間,可以讓觀眾看到藝術家現場創作的點滴,也是一個藝術家與觀眾的互動方式,後來終於完成,被命名為「隨作」。在創作過程中,游宗穆一直在想同一系列,還能做怎樣的變化,於是將底部做成三個孔,三個孔就是三個螺旋,算是將一個小型作品做新的嘗識挑戰。




游宗穆的工作室








游宗穆工作室一角-2018/01徐偉珍攝

游宗穆目前與愛犬宵夜一起居住在鐵皮屋的工作室中,工作室加上後院總共有60幾坪,目前與幾位室友共同合租。游宗穆說他找工作室,都要找廠房之類的地點,一來是空間大、二來是不怕吵。
  
在遇到比較大的木料時,一定都是用電鋸(需要插電)或是油鋸(使用汽油、引擎)削到適合尺寸,製作粗胚。游宗穆說,電鋸跟油鋸最大的差異是方便性,還有轉速跟扭力,像是電影《德州電鋸殺人狂》裡面的人就是拿油鋸,如果是遇到很大的原木的話,是使用油鋸,因為油鋸可以到很大一把,大把的油鋸不常用,所以會收起來;有些原木直徑較大,沒有辦法一次切斷就用大型油鋸,;如果木頭大到車子載不動,就可能會請木材行幫忙切割到卡車載的動的尺寸,再載回工作室,工作室也有許多儲存木料的地方,除了內部空間外,後院也堆滿木料,旁邊還有一棵龍眼樹,是真的可以吃的龍眼,算是租工作室的附帶好康。

貝殼狂想曲

擁有一件事物,並不是表面擁有就足夠了,對事物內在精神的把握,才是真實的擁有。宗白華說:「藝術是精神和物質的奮鬥。」在創作過程中,游宗穆對貝殼喜愛,已經跳出具象氛圍,乃在於取決其內在精神,他將螺旋貝對切,研究其內在構造,發現直線上升的趨勢,他要讓大自然的貝殼,變成屬於他的貝殼!


貝殼.旋八,南洋烏心石,  12x12x104.5cm ,2014,游宗穆攝影

對游宗穆來說,雕刻是一個「純粹手感」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貝殼‧旋八」中,上面的頭是尖的,但事實上並沒有非常尖,游宗穆認為,做作品創作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保護觀看的人,也要保護作品自己,算是一個責任,因此他會將頭會稍為導圓一點,如果不小心刺到或敲到,作品比較不會受傷,人也不會受傷。

貝殼.旋九, 阿拉斯加扁柏, 17x17x48cm,2015,游宗穆攝影





游宗穆正在工作室製作「貝殼‧旋九」的放大版。2018/01徐偉珍攝

2016-2017於金車承德館展出的「貝殼‧旋九」,原本是預計要參加比賽的小模型,雖然是小模型,但後來也把它做完,變成一個作品。因為造型自己很喜歡,所以之前就想找機會把它放大,因此於2018年,游宗穆便開始在工作室製作「貝殼‧旋九」的放大版。

游宗穆說,一般人會以為他的雕刻作品都是經由精密的計算,事實上一開始,游宗穆也確實認真的嘗試去計算每一個間隔的比例與大小,算到後面發現算不出來,而且會亂掉,或者是算出來的比例不喜歡、不好看,後來就用拉線的方式去畫螺旋,把線黏在最上面,繞圈圈繞下來,再憑自己美感的感覺慢慢調整間隔,幾條螺旋就貼幾條線,像是三個螺旋就是黏三條線,這樣也不用去思考數學的東西,創作起來更憑直覺、也更自由。




貝殼.旋十, 花梨、樟木, 16x17x71cm, 2016,游宗穆攝影

人們看見游宗穆的作品,很可能會認為是「理性」的,但游宗穆在創作的過程中,卻是「超現實」的,其技法概念也與超現實主義講求的「直覺」一致。他並不會為了某個雕塑作品而特別去繪圖,而是以拉線的方式,一邊調整線、一邊雕刻,隨心所欲,是一種自動書寫(Automatic writing)的概念。

科學界認為「自動書寫」是一種自我暗示作用,它是在無意識狀態下的心靈能力。誠如游宗穆所言,看展覽、看漫畫等,並不會影響其創作的內容,因為他在創作過程中是很輕鬆、自由的,並不會特別費力去想自己受到誰的影響,而去創造怎樣的作品,他所關心的永遠只有「美與不美」的狀態。


貝殼.旋十一,11.5X9X40.5cm,阿拉斯加扁柏,2016,游宗穆攝影

游宗穆說:「我的作品裡面有很多需要挖寶的部分,而且要穿透,所以在那個部份來說,會比較容易出差錯。」的確,一般人光是看這些「螺旋」都暈了,更何況是刻的人呢?

在做「貝殼系列」的實驗過程中,一開始很多地方無法拿捏,刻的時候有些地方刻太薄沒注意到就破掉,但如果用補的話,木粉加上AB膠顏色就會變深,留下明顯的痕跡,因為游宗穆的作品想保持木頭原色,所以不上色,也沒有辦法用顏色蓋掉缺陷,因此順利存活下來的作品,除了雕刻技術不易之外,有都具備流利簡潔的美感價值。




貝殼.旋十二,23.5X23.5X87.5cm,南洋烏心石,2016,游宗穆攝影

上色是滿多木雕創作者所使用的技法,但游宗穆就是喜歡木頭原本的樣子,因為對游宗穆來說,之所以選擇木頭,是因為喜歡它的木紋、色澤、紋理甚至味道,所以想要在創作之中跟這些特色結合,如果今天用顏色蓋掉看不到木紋、看不到木頭原本的顏色,聞不到味道,那其實這樣的材料運用方式對他來說,就沒有意義了。

貝殼.旋十三,21X21X117cm,南洋烏心石,2016,游宗穆攝影

貝殼•旋十五,30×20.5×65cm,日本檜木、松木,2017,游宗穆攝影

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說:「靈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揮著手,而是如健牛般竭盡全力工作的心理狀態。」對於游宗穆來說,只有不停的創作,才能讓靈感自然湧現,隨心安排,在木頭上綑線,每次綑線的感覺不同,成品也會不一樣,因此游宗穆的木雕創作,亦可說是一種「偶發藝術」(Happening Art)是在一次次機緣巧合下碰撞出美感的藝術品。



貝殼•旋十四,24×24×89cm,南洋烏心石,2017,游宗穆攝影

海螺被視為藏傳佛教法器,其中海螺的紋路是右旋的機會,僅約十萬分之一,因此右旋海螺的地位比左旋海螺崇高。游宗穆說,他發現自己的《貝殼系列》以右旋居多,算是個美麗的巧合,希望有一天也可以得到一個真的右旋海螺。

在創作過程中,作品的名稱不會是游宗穆刻意去想的東西,因為他追求的,還是作品本身的美感,一直到確定作品完成之後,他才會給作品取名字,通常是系列作品的編號,雖然取系列編號的名字,並不太費力,但沒有完成的作品,他是不會取名字的,這是他對自己每個作品付責任的態度。也許正因為這樣「心無旁騖」的創作,他才能刻出一座又一座的「貝殼狂想曲」。


幾何系列



幾何.旋1,11.8x11.8x36.5,南洋烏心石,2013,游宗穆攝影



幾何.旋2, 8.5x8.5x36.5,高山香樟,2013,游宗穆攝影


幾何.圓, 樟木, 26x26x32cm, 2013,游宗穆攝

創作《貝殼系列》的過程中,一路走來,名為「貝殼」的「狂想曲」千變萬化,唯一不變的就是游宗穆追求「心中的貝殼」的堅毅意念,於是他又將《貝殼系列》導向自然界原始的幾何型態。

「現代主義之父」塞尚(Paul Cézanne)曾說:「自然的一切,皆可由球體、圓錐體、圓柱體等幾何形體表現出來。」游宗穆的《貝殼系列》,也漸漸從直立伸展的螺旋型,開始發展幾何變化,這體現在他的《幾何系列》之中,例如《幾何.旋》以長方體為主、《幾何.旋2》以圓錐體為主、《幾何.圓》以球體為主等。

形體的再蜕變




圓形-20169-尺寸??-南洋烏金石-徐偉珍攝影

由於《貝殼系列》作品,都是以一根長長的螺旋表達形體的美感,不是一頭是尖的,不然就是兩邊都是尖的,因此,游宗穆在創作過程中開始在想,同一系列,自己還能做怎樣的變化?如果不要一邊尖尖的,也不要兩邊尖尖的,那會怎樣?於是他開始實驗「圓形」的循環作品。「圓形」是他為了新的構思而做出的實驗品一個大概,他說,這個實驗品的完成度做出了90%,了解一個大概,由於南洋烏金石木紋沒有那麼明顯,就沒有想要把它做起來。

每個藝術家完成作品的最後一道手續都不一樣,游宗穆的手續是先上護木油,再在作品上面去推一層骨董蠟,形成一層保護膜。在做「圓形」實驗品有信心之後,他又再做了一個「貝殼•旋17」完成品。


貝殼•旋十七,19x5x34 cm,香杉,2018。游宗穆攝影

「貝殼•旋十七」原本也是實驗品,但香杉很漂亮、木紋也好看,所以把它做起來。游宗穆在做完成品的時候,並不會全部留刀痕、也不會全部磨平,而是外面磨平、裡面留刀痕。游宗穆說,如果全部都是磨平或者全部都留刀痕,我會覺得太一致性不好看,因此給它有一個對比性。

仔細一看「貝殼•旋十七」有點像是一個坐下來的女性背影,「圓」本身就是循環不息的概念,亦是萬物之母的表徵,貝殼也常被視為女性生育的象徵、孕婦的腹部。或許,藝術家在埋首創作、不被外在雜訊影響創作初心時,會自然而然地連結生命的力量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