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8年9月29日 星期六

"黃沙來襲" 兩岸擊樂交流新一章


"黃沙來襲" 兩岸擊樂交流新一章
記者:徐偉珍 時間:2010/5/21 下午 06:27:35

 一場名為「黃沙來襲 兩岸擊樂交流音樂會」,將於5月22日晚間在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表演藝術中心松怡廳演出。 

連雅文打擊樂團創辦人連雅文(左)介紹大陸領隊瀋陽音樂學院副院長范哲明(右)。(徐偉珍攝影)  「黃沙來襲 兩岸擊樂交流音樂會」是由連雅文打擊樂團創辦人兼藝術總監連雅文邀請兩岸結出打擊音樂家合作演出。其中兩岸音樂家包含連雅文、范哲明、呂青山、焦山林等,還有屬於較年輕一代的音樂家則包含關文東、呂政道、王曉明、李潔、姚立鳴、陳景琪、傅奕涵等。

 整齣音樂會由陳廷銓團長負責整場製作,他表示,之所以稱為「黃沙來襲」,是因為黃沙會聯想到北京,也就是中國的北方。這次剛好邀請到的音樂家都從中國北方來的,所以他們以這巧妙的聯想作為本次音樂會的主題,在此同時,連雅文打擊樂團也邀請到兩岸新生代的擊樂演奏家如傅奕涵和呂政道參與演出,注入了新的活力。

 陳廷銓表示,擊樂舞台上的競技有如同戰場上殺戮較勁的感覺,雖然不是真的打起來,但在舞台上是真的同台「飆樂」,就好像真的要打起來一樣,所以「黃沙來襲」在某方面也有一種「競樂」的特質。

 焦山林是中國音樂學院打擊樂的教授,這次受邀來台參與演出,以自己最擅長的「花板鼓」呈現在台灣觀眾的面前。在演出時,焦山林一邊以鼓棒將響亮、穩當的節拍敲打在鼓面上,以震攝耳膜的分貝敲醒人們沉睡的靈魂,接著,拿起手中的「板」往返敲擊,以尖銳清脆的聲響輔佐鼓音的響亮,聲勢浩大。 

大陸打擊樂家的即席表演。(徐偉珍攝影)  如何以花板鼓呈現這讓人精神為之一陣的浩瀚聲威,焦山林表示,「板」是中國的傳統樂器,基本上是以戲曲伴奏的方式呈現所演奏的曲子,而在這裡「板」的演奏呈現方式是由自己根據戲曲的素材所重新整理的,將「板」的地位從原本的配角提升,並與鼓一起演奏成為「花板鼓」,目前他以這樣的演奏方式在很多國家、很多地方都有演出過。

 瀋陽音樂學院打擊樂講師,也是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打擊樂演奏員的呂政道表示,由其北京中央音樂院的友人創作的《潭》,其實就是台灣的日月潭。這樣的連結其實很有趣,由於呂政道的朋友曾經來過台灣幾次,有很多感情上的收穫,所以他希望能通過與台灣音樂上的交流能夠把大陸人對台灣的印象通過「日月潭」這種比較代表性的名稱來表示,所以將此曲起了這個名字叫做《潭》。

 日前才來過台中擔任歌劇《杜蘭朵公主》定音鼓首席的呂政道,在敲擊木琴時,旁邊擺了一個特別的扁木鼓,它說木琴上的鼓跟曲目有關,因為作曲家在一次西班牙度假的過程中,在一個小的酒吧沙龍,看到了一位跳舞的女郎跳了一段熱情洋溢的佛朗明哥舞,他根據這個畫面有了靈感,因為沙龍在當地很出名,她跳的舞是在一個碎玻璃上,通過這個靈感作曲家就要求演奏者做一塊木製的鼓來模仿女郎當時跳舞鞋尖接觸地面的聲音。

 而台灣的傅奕涵是2009年台灣擊樂菁英大賽得主,目前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就讀於音樂系,曾師事謝十、王立本、邱曉俊、高正賢、德岡直樹、程衛強、Chris Williams,現受教於陳哲輝。

 傅奕涵在2006年就甄選加入了「亞洲青年管絃樂團」(AYO),在多項音樂競賽中成績優異,更於2010年參與「十鼓樂團」錄製CD《鼓之島》入圍葛萊美獎。這次演出兩首曲目,分別為日本音樂家所作曲的《櫻花》與美國作曲家所寫的一首《獻給吉伯特的藍調》。

 談及此次的表演還有哪些值得一提的特色,陳廷銓語帶神秘的表示,每一個擊樂名家都有個人的拿手絕活,而這些拿手絕活只能在音樂會上才能展露給大家看,所以歡迎大家前來欣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