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8年9月22日 星期六

根茲巴羅--不一樣的洛可可 / 徐偉珍

本文刊登於2013年12月 行天宮雜誌


畫 名 : 根茲巴羅自畫像
年 份 : 1758-1759 年
畫 作 材 質 :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原 作 尺 寸 : 76.2 x 63.5 cm
館 藏 處:國家肖像畫廊


根茲巴羅﹝Thomas Gainsborough,1727 ~ 1788年﹞是洛可可時代偉大的風景與肖像畫家,他擅於結合現實與幻想的構圖,為那個時代開創了新的畫風,同時,他與同時代的雷諾茲爵士(Sir Joshua Reynolds,1723-1792),從彼此的「競畫」關係,到後來的惺惺相惜,更是畫史上的佳話。


童年

根茲巴羅﹝Thomas Gainsborough,1727 ~ 1788年﹞,出生在英國的小鎮索德柏利(Soffolk),父親原是一位毛織品商人,後來改任郵局局長。根茲巴羅排行第九,為家裡的老么。童年時期曾準確的畫出梨園小偷的想像肖像圖,而使警察順利逮捕到真正的小偷。小小的他有豐富的觀察力與描繪能力,將家鄉附近的樹林、籬笆、道路等做為繪畫題材細細描繪。


1740年,剛滿十三歲的根茲巴羅被父母送去倫敦跟隨格弗路(Hubert FranCois Gravelot,1699—1773年)學習繪畫。這是一個洛可可的時代,這個時代的畫風都有顯而易見的時代特色,比起巴洛克式的誇大、鋪張而華麗的貴族豪奢,洛可可式的藝術與中產階級的趣味較接近。若我們不知道藝術品的作者是誰,往往能從時代風格看出端倪,如瘦長的人體、輕快飛揚的筆觸、華麗而小巧的裝飾等便是洛可可藝術的特徵。


熱衷風景畫,謀生不易


1745年,根茲巴羅結束習畫生涯,在倫敦開畫室,以創作風景畫謀生。他是當時一流的風景畫畫家之一,曾為畫商仿製容易銷售的十七世紀荷蘭風景畫。同一時期,因為英國皇家學院把風景畫列為最低層的藝術,所以賣出的價錢往往都是難以想像的低價,為了維持生活,除風景畫外,他也接一下會畫修復的工作。



畫肖像畫,成為皇家藝術學院的成員



1746年,根茲巴羅與伯爵的私生女結婚; 1748年,根茲巴羅的父親過世,因此決定遷回故鄉索德柏利(Soffolk);大女兒瑪莉也在同一年的年底出生。這時他意識到,光是畫自己喜愛的風景畫是無法增加所需的收入的,於是他開始畫受到中產階級與貴族歡迎的肖像畫。



因為在偏僻的索德柏利(Soffolk),難以接到大量的訂單,1752年,根茲巴羅遷居於附近的大城市住了七年。為了獲得更多工作,於1759年他遷居到溫泉勝地巴斯(Bath)。到了巴斯(Bath)後,根茲巴羅身價翻漲,成為有名的肖像畫家,並在1768成為皇家藝術學院的成員,為皇室及貴族作畫。



遷至溫泉勝地前後,根茲巴羅畫了這幅被風景圍繞的自畫像,就像現在我們拍的沙龍照一樣,他營造出一種朦朧優美的氣氛。這幅穿著正式的畫像,似乎象徵著某種勇往直前的決心,要為自己及家人開創出一片不一樣的天空。


畫給女兒的肖像畫



畫 名 : 瑪格麗特.根茲巴羅和瑪莉.根茲巴羅
年 份 : 1770 年
畫 作 材 質 :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原 作 尺 寸 : 41 x 43 cm
館 藏 處: 倫敦.維多利亞和亞伯特博物館。


根茲巴羅非常鍾愛瑪莉與瑪格麗特這兩位女兒,並時常為她們畫像,知名的《瑪格麗特.根茲巴羅和瑪莉.根茲巴羅》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左邊是瑪莉(22歲),右邊是瑪格麗特(18歲)。瑪莉的左手放在瑪格麗特的頭上,似乎在安慰她。兩個女兒跟她們的父親一樣,非常熱衷於飲茶、跳舞與社交活動。茶本是東南亞的產物,因為歐洲人的航海活動而西傳,豐富了歐洲上流社會的社交圈。根茲巴羅這時已聲名大噪,故家人們也常出席上流社會的場合。


這幅畫是在巴斯(Bath)完成,畫面的背景線條相當輕快,兩個女兒穿著端莊嫻雅,不同於名媛的珠光寶氣。瑪莉的五官神似年輕時的根茲巴羅,瑪格莉特則跟母親較為相似。這幅畫以黃褐色等暖色系為主,僅在背景處刷了幾筆寒色系的藍、綠等色,雖然使用的顏色色域不寬,卻能表達出人物豐富的表情與深厚的情感,是一幅相當獨特且美麗的肖像畫。


在十九世紀時,這幅畫因為商人的炒作,將它一分為二,以牟取更高的利潤。1876年有人將它們合在一起,現在則分別藏在倫敦的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這幅畫雖然最後還是被分為兩半,我們卻可以從中感受根茲巴羅與兩位女兒深厚而溫馨的親情。




藍衣少年-為新的繪畫理論而畫



畫 名 : 藍衣少年 The Blue Boy
作 者 : 根茲巴羅 Gainsborough Thomas
年 份 : 1770 年
畫 作 材 質 :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原 作 尺 寸 : 177.8 x 112.1 cm
館 藏 處: 美國加州杭丁頓圖書館 Huntington Library, San Marino



1768年根茲巴羅成為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成員,同一年雷諾茲爵士(Sir Joshua Reynolds,1723-1792)成為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第一任的院長。雷諾茲是個遵守古典繪畫技法的紳士,但根茲巴羅是崇尚心靈自由的畫家,兩人對繪畫的理念是南轅北轍,自然分成兩派且各受擁戴。一次雷諾茲跟學生講話時說道:「藍色不能做為畫面中的主角。」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因為藍色是寒色系,會給人後退的感覺。而畫面的主角往往要使用暖色系的前進色,較能突出主題。根茲巴羅為了反對雷諾茲的學院是教條主義,就畫了這幅《藍衣少年》故意與雷諾茲的繪畫理論唱反調。


他找來了工廠出身的小男孩,並將他扮裝成穿著藍衣的貴族少年,使藍色成為畫面中的主角。並且以暖色系的紅、土黃、咖啡、褐等色成為背景色。他以卓越的技巧,先以膚色帶出男孩的前進感,再以白色的蕾絲高領帶出大量參雜白色的寶藍色華服。男孩以左腳向前、右腳往後的「歇腳」站立方式,他左手插著腰,右手拿著沉重的貴族禮帽,似在向人致敬。背景仍然是他最鍾愛的風景畫,以俐落的筆觸畫出黃昏至晚上的林間景色。



至今,《藍衣少年》在西洋美術史上,仍有不可抹滅的意義。他代表了繪畫理論並不是牢不可破的制式框架,而是可以用才華有彈性的將其打破,並創造出新時代的美術史。



貴族肖像-體現范戴克精神


令人尊敬的格雷厄姆夫人﹝The Honorable Mrs. Graham﹞
1775 ~ 1777 年
油彩‧畫布,235 x 153 公分
蘇格蘭皇家博物館‧愛丁堡﹝Edinburgh﹞,英國


 1773 年,根茲巴羅和皇家藝術學院的人發生爭執,1774年移居倫敦。《令人尊敬的格雷厄姆夫人》是根茲巴羅初抵倫敦時所完成的作品,繪製的是一幅站立的女性肖像。畫中人眼睛飄向遠方並不直視觀眾,是女性肖像畫中表現尊貴與矜持的典型。一般說來女性人物畫像的眼神處理都要非常小心,若像《蒙娜麗莎》這樣雙眼直視觀眾,則會被視為放蕩與挑釁的。



從帽子上的珠寶、羽毛裝飾、衣領的蕾絲、手肘上的蝴蝶結、手上的羽毛、華麗白色的宴會裝與紅色綢緞的兩層次裙裝,都顯示格雷厄姆夫人的貴族氣質。她的左手手肘倚靠在一個莊嚴的希臘柱式上,在我們看來具有古典美,在那個時代卻是新潮的流行文化。從描述華麗衣著的精細程度,可說是再現了范戴克(Sir Anthony van Dyck,1599-1641年)精神。



此畫的背景以自然為主,十八世紀的啟蒙時代,是一個講求理性與自然的時代。背景中的自然風景,不只是一種時代潮流,而是根茲巴羅對風景畫熱愛的表現。此畫完成時,根茲巴羅已經與皇家美術學院和好,並以此畫參加皇家美術學院的夏季畫展。



生命的終章



1785年以後,根茲巴羅罹患了腦瘤,他明白自己時日無多,為了不讓自己帶著遺憾離開,他主動去找雷諾茲消除對立的氣氛並且言歸於好。1778年終於躲不過病魔的襲擊而與世長辭。同一年,雷諾茲在為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演講中說道:「如果英國產生了與其他國家可匹敵的畫派,根茲巴羅即屬於最早的一批享有崇高榮譽的天才,他的名字也將永誌歷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